【財經論語】
作為數字時代的新型生產要素,數據是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的基礎,已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引擎。當前,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、輻射范圍之廣、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,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、重塑全球經濟結構、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。在新發展格局下,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,要深刻把握數據要素驅動生產力躍升的理論邏輯和實踐指向,從實際出發探索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科學路徑。
數據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生產要素。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。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,數據通過與勞動力、資本等要素協同,實現以數據流引領物流、人才流、技術流、資金流,從而能全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,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躍升。相比其他要素,數據在使用中一般不會發生損耗,反而越用越好,這突破了傳統資源要素約束條件下的產出極限,拓展了新的經濟增量。作為數字時代的“石油”,數據是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誕生和發展的基礎資源,對于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至關重要。
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是驅動生產力躍遷升級的重要前提。當前,全球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,美國、英國、歐盟、日本等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通過出臺國家數據戰略、完善國內數據立法、加強國際數據合作等方式,將數據作為戰略資源進行開發利用。我國在5G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多個數字經濟領域已取得先機,但大數據產業生態的發展仍面臨一系列短板挑戰。如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尚處起步階段,基礎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;企事業單位數據治理水平普遍不高,數據質量亟待提升;數字化轉型基礎不牢,深度數據挖掘等高級應用能力整體較低;雖然數據總量龐大,但可用于大模型訓練的高質量數據短缺,制約生成式AI的創新發展等。因此,要把握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,促進數據要素互聯互通,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,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。
數據要素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。
當前,數字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,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。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,加快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,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十分重要。數據要素可以革新資源配置方式進而推動制度創新。要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,推進數據要素高效配置,提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,實現數據規模、質量、應用水平同步提升,以更好地把我國數據大國的競爭優勢全面激發出來。數據要素可以賦能實體經濟進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。當前,數字經濟步入智能經濟階段,智能服務等平臺經濟新業態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,顯示出存量數據要素價值正得到充分釋放,并迅速融入生產力提升各個環節。
多措并舉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,讓數據要素更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,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。
首先,要推動數據要素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發展。新質生產力意味著“含新量高”“含技量高”“含金量高”。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土壤與載體,需要持續加強數據資源儲備,提質升級數據基礎設施,保障數據要素可信流通,持續加強數據產業生態建設,強化人工智能、量子計算、區塊鏈、元宇宙、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技術創新。通過技術變革補齊產業“短板”,實現經濟增長模式向提質增效、創新驅動的集約式增長轉變,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。
其次,要加快數據基礎性制度建設和創新。當前,我國正處于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攻堅階段,必須多措并舉,統籌推進數據產權、流通交易、收益分配、安全治理,構筑數據基礎制度框架,規范數據應用場景的制度體系,推動數據安全治理體系的落地實施,為數據跨主體、跨行業、跨區域、跨國別流通交易提供指引和規范,將我國龐大的數據資源轉化為國家競爭的新優勢。
最后,適應數字化、智能化生產需要的新型勞動者將成為數字時代的革命性力量。要對標新趨勢,構建勞動者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框架,深化職普融通、產教融合、科教融匯,以高度的開放性、交互性、建構性提升知識生產效率和范圍。要適應新產業新職業發展需要,加快壯大高素養數字勞動者隊伍,提升勞動者數字技能水平。要面向全周期,將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作為打造技能型社會的重點,構建多元主體參與、多種方式融合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培養路徑,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支撐,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(作者:顧天安,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、國研大數據研究院首席研究員)